今年以来,内江市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要求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坚持党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定位,着力在四个方面“狠下功夫”,扎实抓好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工作。
在主体责任、制度机制上狠下功夫。明确党委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主体责任,将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年度保证目标考核内容,纳入县(市、区)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压紧压实责任。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牵头,定期开展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动态调整优化县级党校办学评估达标情况。实行“双单制”工作法,制定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牵头单位、责任领导和责任人,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倒逼落实,确保在2022年底全面完成县级党校分类建设任务。
在因地制宜、科学分类上狠下功夫。按照现有办学条件、区域特点、覆盖规模、资源禀赋“四个要素”,突出问题导向、做到分类施策,不搞“一刀切”。结合内江实际确定3种党校建设模式,市区实行“同城共建”、集中办学模式,选址建设一所全新党校,同管理、同办公、同培训,实现市、区党校集中办学、资源共享。隆昌市、资中县、威远县实行以县为主、自主办学模式,对标办学质量评估要求,选址新建党校。探索“党校+基地”特色办学模式,充分挖掘内江本地特色资源,推动市县党校与范长江纪念馆、内江市廉洁教育中心、毛泽东视察隆昌气矿教育基地、资中乡村振兴学院、罗世文教育基地等特色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一体打造、融合发展。
在筑牢基础、提升师资上狠下功夫。树立党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党校发展的核心要素理念,明确规定在3年内补齐各级党校教师空编。加大党校专职教师的培养力度,优化党校师资队伍结构,结合本地实际和党校发展需要,在上级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党校高、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实施干部教育培训师资提能计划,确保3年内市县两级党校有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县(市、区)党校至少配备5名以上能独立授课的骨干专职教师。强化人才激励,大力选聘“甜城英才”等高层次人才充实党校教师队伍,符合条件的党校教师可按规定享受同级国民教育教师有关的各种待遇。
在强化领导、形成合力上狠下功夫。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副书记任第一副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市级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市县级党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党校分类建设的统筹协调和指导推进。明确责任分工。组织部门研究制定支持党校班子建设、政策整合、人才选聘、干部挂职等方面的办法措施,市委党校研究制定对县(市、区)党校教学、科研、资政、师资培养帮扶及培训、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的特殊支持措施,相关市级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工作合力。狠抓督促落实。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牵头抓好县(市、区)党校分类建设实施方案及路线图、时间表的检查落实,督促推进县(市、区)党校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和办学质量评估达标争优,实现市级统筹、县级落地、市县联动、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