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干训动态 >> 一周干训速递 >> 市州
泸州三大举措推进县级党校分类改革

2021-04-20  来源:中共泸州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泸州市严格按照党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定位,聚焦全面加强党校建设和干部教育培训主责主业,坚持优化顶层设计、强化内核驱动、深化特色办学,创新方式方法、整合资源力量、严格考评检查,积极稳妥、协调有序推进县级党校标准化建设、差异化发展,推动市委党校做大做强、县级党校做优做精。

一、优化顶层设计,压实主体责任。一是规划一张图。打破行政区划和体制壁垒,综合考虑现有办学条件、区位特点、覆盖规模、师资人才“四要素”,探索形成了“3+4”分类改革模式,古蔺、叙永、泸县3所基础较好的县级党校实行“独立办学”,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3所主城区党校和基础较差的合江县委党校实行市县“一体办学”。二是推动一盘棋。市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实行“项目制+清单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每季召开工作推进会会商重点难题,将建设完成情况纳入“红黑榜”定期通报,确保“三年任务、两年完成”。三是考核一本账。落实市县党委“办管建”党校的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的第一责任和组织部长的直接责任,将县级党校分类改革工作纳入党委年度保证目标考核和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强化内核驱动,推动内涵发展。一是培引精英师资。建立联系指导制度,推动市委党校教研骨干下派挂职、对口帮扶,支持县级党校优秀教师上挂锻炼、跟岗学习;每年至少组织2批师资不少于60人外出培训提能,实现5年内全覆盖轮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新增编制30余个,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近20名,职称结构由1:3:6提升到3:4:3。二是推动智库建设。市县党校共用教学阵地和实训设施,共建共享师资、课程、案例、基地、学员“五库”;共同组建科研团队,整合研究力量,持续推动教学开发、课题研究和决策攻关取得实效;联合采购高质量教研数据库,合作共建地方特色数据库,互联共享图情信息和文献资源。三是健全统筹机制。对市县党校“一体办学”探索实施“五不变五变”人员统筹,确保改革过渡期间培训办学不断档;对课程体系、重点班次、申报备案、教学管理实行“四规范”,由市委党校全面整合4个“一体办学”类县级党校递进培养和示范培训等主体班次,各级党校负责其他干部教育和基层党员全覆盖培训任务,2021年计划统筹44期2090余人次。

三、深化特色办学,提标服务水平。一是坚持一校一策。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持续优化完善教学课程体系,统筹开发核心课程19门、精品课程56门;县级党校依托自身红色教育资源禀赋、农业农村发展特色、基层治理具体优势等,分别打造出四渡赤水、鸡鸣三省会议、爱国主义教育等红色课程,乡村振兴、“三线”建设等绿色课程,“两新组织”、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等蓝色课程。专用教材《护国战争与纳溪》和专题课程《四渡赤水—毛主席的得意之笔》等入选全省“三好”项目。二是建设精美校园。着眼于改善党校办学条件,对标“六有”标准和省委党校整体风貌,组织同济大学等设计团队规划打造市县党校和15个现场教学点,进一步优化了景观设计、规范了标识标牌应用,全市党校校园硬件设施全面改善。三是强化服务管理。由组织部干训科室和党校办公室、教务科共同组建服务流程推演小组,开展主体班次训前训后全流程服务推演,不断整理和完善注意事项清单,保证教学实践活动顺畅有序开展。2020年,党校学员好评率达95.16%,较改革前上升3.0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