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干训动态 >> 一周干训速递 >> 市州
成都市新都区开设“香城干部讲堂”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

2025-07-23  来源:

成都市新都区认真贯彻落实新一轮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聚焦干部知识素养提升和发展需要,开设“香城干部讲堂”,构建“资源供给—创新方式—成果转化”全链条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

聚焦“学什么”,优化资源供给

一是整体谋划、高位布局。强化顶层设计,印发《关于举办香城干部讲堂的通知》,整合全区资源打造“1个区级讲堂+5个系统分讲堂+N个基层微讲堂”培训矩阵,实施“理论铸魂、能力提升、实践赋能”三大工程,为干部教育培训锚定方向。二是刚性约束、明确重点。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课地位,建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台账》,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40项内容刚性纳入。同步制定重点学习任务清单,围绕区委“一心三区”建设和全会精神,设置现代化产业体系、营商环境建设、“七彩社区”建设等6类专题课程,让培训既有“标准餐”,又有“特色菜”。三是训前问需、量身定制。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依托干部大调研,梳理干部在服务保障产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技巧、应急处突等方面的能力短板18项,设置《如何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等课程12门。聚焦干部人文素养提升,会同区教育局举办“雅趣焕新·赋能续航”专题培训,开设传统技艺、现代美学等课程,让培训有质感,更有“温度”。

聚焦“怎么学”,创新培训方式

一是专家讲理论拓视野。坚持“引智聚能”,邀请理论功底深厚的高校教师、行业专家等对前沿科技、宏观经济形势进行深度阐释,开设香城干部讲堂6期,培训党员干部900余人次。发挥网络培训同质等效作用,举办“创新思维月讲坛”9期,培训党员干部2万余人次,实现“掌上充电”。二是干部讲业务传经验。坚持“干而论道”,指导各单位开设“香城教育讲堂·校长论道”“应急大讲堂”等系统分讲堂和基层微讲堂38个,组织单位分管负责同志、业务骨干围绕办学理念、应急保障等分享实战案例和经验做法217场次,覆盖党员干部2.2万余人次。三是学员共研学促提升。坚持“众智激荡”,指导单位组建“新·知互学组”“薪火仰灯”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学习团队6个,探索“1名发起人+N名学员”集中研讨模式,引导学员开展互动交流78场次。深化“讲堂+研学”模式,举办“好书记讲堂”4场次,组织村社区干部等到现场教学点开展“沉浸式”研学,在可感可及的实境中增知识长才干强本领。

聚焦“怎么用”,推动成果转化

一是做大师资课程“蓄水池”。坚持“赛场选马”,建立“优秀学员-业务骨干-培训讲师”递进发现培养机制,会同区委党校对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学员反映等5项指标进行量化评价,从各类讲堂中识别和储备学员反映好、教学质量高的师资15名、优质课程18门,进一步充实干部教育培训核心资源库。二是打造学用贯通“闭环链”。坚持学以致用,建立“学—研—用”成果转化长效机制,将学习研讨、调查研究形成的真知灼见进行提炼升华,形成《更好发挥驻村选调生作用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等微调研报告56篇,提出的42条建议已转化为相关单位的改进措施,有力推动了工作开展。三是搭建能力锻造“练兵场”。坚持实践锻炼强筋骨,选派580余名干部到“立园满园”行动、基层治理、信访维稳、世运会筹办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进行实践锻炼,推动诺克石油项目等10余个项目签约落地。建立“训战档案”全程纪实,将干部在讲堂学习、课题研究、实践场景中展现出的理论水平、担当精神、群众评价等作为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