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干训动态 >> 一周干训速递 >> 市州
南充营山:念好“变”字诀 激活干部培训“一池春水”

2021-11-08  来源:营山县委组织部

干部教育培训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离不开教育培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也离不开教育培训。但通过调研发现,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不高、效果不佳的问题一定程度存在。主要表现为:内容“虚化”,让人如在云端;形式“老化”,让人如坐针毡;效果“淡化”,让人如食鸡肋。

为尝试破解“三化”问题,营山县委组织部主动求变,坚持小改革、微创新,举办了“年轻干部铸魂工程”培训班和一般年轻公务员培训班,取得了良好效果。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方式灵活、课题新颖、内容丰富,让人受益匪浅、流连忘返。

一、变“被动”为“主动”。一是把选择权交给学员。转变老师授课、学员听讲的单向“灌输式”“填鸭式”授课模式,此次培训不设置具体课程、不安排授课教师,把党史教育、人物传记、时政热点等20余种教材制成学习菜单,学员结合实际工作、自身特长、兴趣爱好“自主点单”,提升学员学习兴趣。二是把教学权交给学员。学员即老师,老师即学员,每名学员结合自学内容、自选课题和自身经历,围绕工作中遇见的问题难题谈认识、讲办法、说感受,让学员在互动交流中学习解惑,在思维碰撞中激发灵感,在研究探讨中加深理解,达到“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的效果。三是把发言权交给学员。设置5个讨论小组,每天组织交流讨论,每个小组由一名组织部部领导担任辅导员,确保讨论主题不跑偏、学习不走样、效果不打折。在研讨过程中,辅导员不发言、不点评、不干涉,让学员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变“一人讲”为“人人讲”,为学员展示自我提供舞台,为学员沟通交流提供平台。

二、变“课堂”为“学堂”。一是学习内容有吸引力。既对标上级要求把“规定动作”做到位,又注重学员需求使“自选动作”有特色,课前充分调研、精心谋划,总结梳理6类89条建议,选定《习近平在正定》等重点参考教材,提供《华为精神》等延伸阅读教材,根据学员口味精准“送餐”,让学员既“解渴”又解惑。二是培训形式有吸引力。培训采用自主阅读与分组讨论相结合、个人总结与互动点评相结合、随机命题与即兴演讲相结合等方式,对学员的发散思维、临场应变、语言表达等能力进行全方位体检,既有静心研学,又有热烈研讨,既不“冷场”,也不“乱场”,帮助学员在活泼的氛围中拓宽眼界、修补短板、增强能力。三是研讨课题有吸引力。紧盯当前重点工作,充分满足学员需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公共事件处置、党史学习教育等专题,开设25个不同类别课题,每名学员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题、分组研讨,不制作统一模板、不设置标准答案,鼓励创新思维、发散思维,让每一名学员都能带着问题学习、带着思考探讨。

三、变“短期”为“长期”。一是强化持续提能。建立培训班交流微信群,将培训班临时党支部调整为班委会,进行常态化管理,紧扣当前时事热点,坚持一周一主题,定期在微信群内抛出话题,供学员交流讨论,将“间歇性”培训转为“持续性”提能。各参训学员可以根据自身工作案例,结合心得体会,撰写经验材料,由班委会审核通过后,在群内分享交流。二是强化实践锻炼。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依托本地特色现场教学点,将培训班办到乡村振兴、棚户改造、商贸园区等工作一线,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高度融合。学员集中培训后,科学设置“消化”缓冲期、返岗实训期,加强融会贯通;立足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精心谋划“考核卷”,以考代学,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制定“1+N”包联负责机制(1名辅导员负责联系N名学员),建立学员培训档案,实施积分管理,定期跟踪回访,将日常学习、群内发言、调研报告撰写等情况进行量化积分,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使用、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