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年轻干部在杭州电竞中心项目现场开展“毕业设计”课题调研。
“武林路零售业发达、日交易量大,随之产生的消费纠纷也较多,我们小组想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助推化解消费纠纷”“我们小组想调研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开题报告会在杭州市拱墅区召开,来自区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的学员纷纷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揭榜”,形成了各自小组的“毕业设计”选题。
今年以来,杭州市拱墅区突出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建立健全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系列举措,开展“毕业设计”就是其中重要一环。
大数据直击需求
“近年来我们借鉴高校办学模式,改变过去年轻干部教育培训时间短、接续性不足问题,把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周期延长至一年,开展系统学习。这一年学什么非常关键。”拱墅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郑小兵介绍。
在拱墅,每名年轻干部都有“一码一档案”,里面归集了育选管用各类基础信息。年轻干部最想学的知识、最想破解的难题、最想掌握的技能,大数据统计后一目了然。紧扣“七种能力”建设要求,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围绕理论、实践两条线,定制符合年轻干部特点的专属课程,按需施教、分类培养。
理论学习方面,建立“政治研修”“专业专注”“家国情怀”3大类课程。“政治研修”重点研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等经典理论。“专业专注”突出拱墅发展实际,根据干部干事创业亟需的专业能力,开设党建、经济、民生等专业知识课程。“家国情怀”结合新时代目标,推动学员从历史文化、地标示范两个维度深入了解、准确把握区情,更好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
实践锻炼方面,设置“双全双结对”和“揭榜领题”项目模块。“双全双结对”是指参加培训的年轻干部全员结对居民小区助力社区治理、全员结对困难群众解忧纾困。在“揭榜领题”项目模块中,安排学员到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一线、对口帮扶协作一线、街道社区基层治理一线开展实战实训,由一名区管干部带队,在解决问题中深化理论认识。
学习形式多元化
“运河亚运公园是我区重点打造的集亚运记忆、运河文化、体育培育为一体的多元共享项目……”短短6分钟的视频,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角度向大家展示了运河亚运公园项目建设,主讲者是第一期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学员苏方声。
这是拱墅区在“专业专注”课程下开设的“微学堂我来讲”的一幕,学员围绕自己参与、助推重大项目工程情况及心得体会,策划、拍摄、展示视频短片,供全体学员交流学习。目前已经上线两季共13期“微学堂”。
除了“微学堂”,培训方式上还运用与“一把手”面对面等多种教学载体,持续拓宽年轻干部视野,启发实践思路。围绕激发年轻干部学习内生动能,在教育培训中推行小组讨论、读书分享等多种方式。“每个月我们都会读一本书,都是大家自己推荐、投票选出来的。读完再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交流。”最近一期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学员夏逾介绍。
项目一线“写论文”
为提升年轻干部解决问题的实操能力,培训后期,拱墅专门设置了“毕业设计”环节,9—10名学员为一组,每组结合自身岗位实际和“揭榜”项目,聚焦全区重点工作、攻坚项目,自选角度、自定课题,确定“毕业设计”的选题,用3—4个月一起调研、发现解决问题。
“参与项目的过程,能更好地锻炼年轻干部解题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郑小兵表示。“揭榜”后,还会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估、课题答辩、成果展示,力争把“毕业设计”做成发展实事,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真正衡量出培训效果。今年已有5组学员的项目经过可行性评估后正式立项,重点关注金融产业发展、运河文化、未来社区建设等前沿热点。
“毕业设计”与随堂测试、课后作业等平时成绩共同组成一年期教育培训的成绩。推行干部培训评价机制,实现培训成效“一人一评估”,作为近距离考察识别年轻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表现突出的纳入干部储备库。